潛藏在樹蔭間的隱秘刺客--毛毛蟲皮膚炎,您該知道的五件事


皮理春秋夏紹剛醫師醫學科普文章封面圖「毛毛蟲皮膚炎」的美式漫畫風格圖解:一名男子手臂長滿紅疹並露出痛苦表情,身後為一隻巨大的綠色毛毛蟲刺客。

潛藏在樹蔭間的隱秘刺客--毛毛蟲皮膚炎,您該知道的五件事

夏紹剛醫師

每當春暖花開,天氣變得炎熱,各種昆蟲日益活躍;而除了蟲咬過敏疹外,另一個令人防不勝防的潛在威脅,就是「毛毛蟲皮膚炎」。最近門診中,看到不少因此求診的患者,其中少數患者能猜到病因,而大部分人都很驚訝,在此簡單談談這位隱秘的『刺客』:

1.毛毛蟲皮膚炎,多數情況不是接觸到蟲體,而是飄散的毒毛

毛毛蟲皮膚炎(Caterpillar dermatitis)屬於「接觸性皮膚炎」,而其致病主因,是毛毛蟲身上滿覆的細小毒毛。這些毒毛非常微小,肉眼難以察覺;大多患者都是在經過樹下時,樹上毛蟲的毒毛隨風飄落,接觸到皮膚後,每一根毒毛都可能導致免疫發炎反應,因而讓人難以防備。

2.毛毛蟲皮膚炎,會出現各式各樣的紅疹型態

由於大多是毒毛飄落的『遠程攻擊』,所以紅疹的型態也很多變,好發於沒有衣物遮蔽的頸部和手臂,其他部位也可能中招。皮疹常隨著風向,形成大小不一、多顆簇集的紅疹;如果不幸是毛蟲掉到身上的『直接攻擊』,則會形成以蟲體接觸點為中心,周圍環繞著成群紅疹的大面積疹塊。而在毛蟲滾落過程或患者無意間用手撥弄時,也會讓毒毛觸及身體其他部位,導致出現條狀更多變的不規則紅疹型態。發炎嚴重者可能出現水泡

3.毛毛蟲皮膚炎,一般不是立即發作而會有「延遲期」

這也是患者最常感到困惑的地方:「我發作前一整天沒出門,怎麼會是毛毛蟲皮膚炎?」其實毛毛蟲皮膚炎的免疫反應,屬於遲發性過敏反應(Delayed-type hypersensitivity,又稱第四型免疫反應),所以會有一段時間的延遲,多半需經過數小時到一兩天才會出現症狀。少數患者會注意到自己先前發作過一波疹子然後自行消退,那是立即性過敏反應(第一型免疫反應)產生的「蕁麻疹樣疹子」;而當患者前來皮膚科就診時,絕大多數都是因為遲發性過敏反應所導致的紅腫癢疹了。

4.毛毛蟲皮膚炎,也可能是間接接觸引起

即便患者沒有經過樹下,隨風飄散的毛蟲毒毛,可以飄散很遠。因此晾在陽台的衣服、棉被,停在戶外的機車坐墊,甚至看似無害、招手要您過去歇腳的公園座椅,都可能附著毛蟲的毒毛;而若是「間接接觸」又加上「免疫反應的延遲期」,這種類型的毛毛蟲皮膚炎,有時在診斷上都相當困難。

5.毛毛蟲皮膚炎,噴防蚊液無效,穿薄長袖也難以抵擋

由於是毒毛灑落在身上所導致,因此即便噴了防蚊液,還是會中招的(但還是建議出門要噴防蚊液,畢竟可以預防其他蚊蟲叮咬)。
有些毛蟲的毒毛較長較硬,能夠穿透質料輕薄或是編織不緊密的長袖衣褲,而其發作的嚴重度往往會比無衣物遮蔽者輕微;也因此,在診斷出毛毛蟲皮膚炎時,會請患者把前幾天的衣服、褲子、外套全部徹底清洗,避免衣物上仍附有毒毛,再次穿著時又重複中招 ORZ

※ ※ ※      ※ ※ ※

重要提醒!如果發現毛蟲掉落在身上,切記「不要」把毛蟲拍死,此舉會導致皮膚直接接觸毛蟲體液和大量毒毛,進而產生極為嚴重的發炎反應,甚至導致皮膚糜爛

請小心地將毛蟲抖落或用樹枝或隨身物品撥開,並務必盡快
移除毒毛(若皮膚無開放性傷口,可考慮用低致敏性醫用膠帶輕輕地反覆黏貼患處表面,再用流動的大量清水沖洗),之後可冰敷患部以降低發炎反應。然而,請您有心理準備,如果看到毛蟲掉在身上,大多仍需要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的診治,配合口服與外用藥治療,才能有效控制症狀
※ ※ ※      ※ ※ ※
[同場加映] 周宛儀院長:神秘澎湖紅疹事件簿

[延伸閱讀]
1.人為皮膚炎--越抓越癢,越癢越抓
2.皮膚的「創傷後症候群」--淺談肥厚性疤痕與蟹足腫
3.隱藏在神經裡的深層夢魘--帶狀疱疹,您該知道的五件事
4.「軍隊」對「菌隊」:一篇搞懂痘痘、痘疤、A酸皮膚炎的保養治療全攻略
5.皮膚科藥膏「劑型」解析:一篇搞懂油膏(Ointment)、乳膏(Cream)等七大分類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