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怒火特攻隊》--藏在熊熊的戰火之下,是深深的無奈與哀愁


《怒火特攻隊》深度影評封面圖:一位穿著白袍的醫師與AI機器人共創夥伴,在充滿科技感的暗室中,共同分析一個巨大的全息螢幕,螢幕上顯示著雪曼坦克的結構藍圖,象徵著對電影的深度解構與分析。

《怒火特攻隊》--藏在熊熊的戰火之下,是深深的無奈與哀愁

夏紹剛 & GeminiPRO
布萊德.彼特(Brad Pitt),是好萊塢公認的一線男星。雖然在文章撰寫的當下(2018 年),公眾對他的關注,可能很大一部分聚焦於他跟安潔莉娜・裘莉的戲劇式結婚和離婚(其張力不亞於讓兩人假戲真做的《史密斯任務》),而老布在大家眼中應該也不會被歸類於傳統的「演技派」。但是,他仍然成功塑造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--如《鬥陣俱樂部》與《偷拐搶騙》兩部電影裡,兩種氣質迥異的拳擊手,以及《夜訪吸血鬼》中,那個深沉複雜的路易斯--而在《怒火特攻隊》(以下簡稱《怒火》),老布所扮演的「戰爸」,也有十分亮眼的表現

另外,同樣是二戰片,同樣是布萊德.彼特,《惡棍特工》和本片比起來,我個人比較喜歡老布在《怒火》裡的表現!

老婆:還有《特洛伊:木馬屠城》裡的阿基里斯啊!
我:但他那片的表現感覺沒很好啊......
老婆:哎呀~~人帥就夠啦!!

我:所言甚是。

一張展示布萊德.彼特多樣化電影角色的四格組圖,由左至右分別為他在《鬥陣俱樂部》中的拳擊手、《夜訪吸血鬼》中的路易斯、《特洛伊:木馬屠城》中的阿基里斯,以及《惡棍特工》中的艾多.雷恩中尉。
感謝當時的熱心網友協助勘誤,圖左原誤植為《偷拐搶騙》,經提醒後更正為《鬥陣俱樂部》。

坦克--機械化後的裝甲重騎兵

敝人不是武器迷,對二戰也沒有深入研究,但《怒火》仍讓我看得津津有味!

本片雖然不是追求宏大場面的戰爭片(相較之下,2017 年上映的《敦克爾克大行動》確實爆破滿滿、血肉橫飛),但是在場景的營造上十分考究,劇組堅持用大量真實的二戰裝備進行拍攝,極大程度地還原了一個真實的肅殺戰場,讓觀眾能很有代入感地跟著「戰爸」小隊,一路戰到最後。

「怒火(Fury)」號,是老布小隊的坦克暱稱,其在電影中設定的型號為 M4A3E8,此型號大多被稱為 M4A3(76)W HVSS,為美國在二戰中大量使用的 M4 中戰車(又稱雪曼戰車,Sherman Tank)的後期改良型。

劇情一開始,就是主角小隊在其他友軍全滅的險惡交戰中,從屍山血海裡倖存,在減員一人的情況之下順利返回基地。這裡可以看到陣地裡其他士兵看到他們歸來時,所流露出的欽佩與信任--從側面角度,很巧妙地凸顯出這個老兵團隊極為強悍的戰鬥能力

電影《怒火特攻隊》的角色海報組圖,展示了怒火號坦克的五名核心成員。左側為布萊德.彼特飾演的車長「戰爸」;右側四格由上至下、由左至右分別為:西亞.李畢福飾演的炮手「聖經」、羅根.勒曼飾演的副駕駛「諾曼」、麥可.潘納飾演的駕駛「戈多」,以及強.柏恩瑟飾演的裝填手「詐炮」。

電影中的坦克,就像是坦克兵的家;在電影中,一台坦克的小隊編制為五員(在二戰中依坦克型號不同,也有 2-4 員的其他編制):

車長,「戰爸(Wardaddy)」上士(本片主角,老布飾演)--車長負責整體坦克的作戰與協同,與其他坦克聯繫,擬定作戰計畫,對其他人員下達指揮命令。站在高處的車長,還負責瞭望偵察,可說是整個坦克的靈魂人物。

炮手,「聖經(Bible)」五級技術軍士--坦克最致命的武器就是火炮,炮手負責把炮彈精準地轟炸在敵人的頭上!

炮手需要在短時間內觀測計算出目標位置,調整炮台方向與角度,穩定而快速地投放炮彈。在電影中,「聖經」在開炮時,口中持續念誦著單調而機械化的射擊口令,讓觀眾感受到他冷酷且有效率地執行殺戮。

「聖經」是個虔誠的教徒,不沾菸酒,還會在戰場上傳福音,為同袍與死者禱告。他對宗教的極端虔誠,似乎讓他將殺戮視為代表上帝執行正義的神聖使命。演員西亞.李畢福在此片的內斂演技,與其在《變形金剛》系列中的表現相比,展現了截然不同的深度與層次。

「Fire!」「Clear!」「On the way!」

裝填手,「詐炮(Coon-Ass)」一等兵--裝填手是個繁重且精密的體力活,一枚炮彈可達二十公斤重!且一手要保護炮彈引信,因此只能用一隻手推彈入膛;交戰時當然是希望越快裝上彈藥越好,所以在重勞動中還要保證裝填速度!

劇中可以看到「詐炮」還負責管理彈藥和維修坦克,是整個小隊中重要的工兵角色。

「詐炮」表現出的個性魯莽而富有攻擊性,連車長都常常被他頂撞--但「戰爸」真正發怒時他還是會收斂。「詐炮」以捉弄新兵為樂,但在劇中後段,他跟新兵諾曼兩人進行偵察任務時,竟罕見地私下向對方道歉;這個橋段,讓我們可以看到在他強悍跋扈的外表下,內心同樣有著脆弱與徬徨的一面。

駕駛,「戈多(Gordo)」下士--駕駛二戰時的坦克,其難度想必是比現代的越野車高出數倍,坦克的轉向和換檔,都需要使勁地拉動操縱桿;駕駛在交戰時還要同時操作機槍進行掃射

「戈多」是墨西哥裔,在片中的台詞不多,但其存在至關重要。在玩樂時他與「詐炮」一夥,而在關鍵決策時又會成為車長堅定的支持者。他是團隊中的穩定支柱,而一個高效的團隊,也十分需要這種少說話多做事的角色。

副駕駛兼車頭機槍手,「機器(Machine)」二等兵--副駕駛的角色要能輔助駕駛、通訊和操作機槍進行攻擊,但是原本「怒火」上的副駕駛已在片頭戰死,遞補進來的二等兵諾曼,原本是一名從未上過戰場的文書兵,所以在短暫的磨合時間中,「戰爸」僅僅只希望這個新兵能達到「操作機槍」的基本水平就好了。

原本的副駕駛,被其他人回憶說是「第九軍團最強的機槍手」,加上「怒火」號上的老兵個個強悍過人,看來這位先走一步的副駕駛應該也是非常厲害的殺神!(我想如果最後一戰時原本的副駕駛還在的話,或許可以多殺個百十個人也不一定......)

初入戰場的小白兔,短暫的殺戮無法讓他變成猛虎

由於兵源短缺,「怒火」號回到基地時只能隨機補上一名毫無實戰經驗的新兵;這位菜鳥無法適應這個巨大的角色轉換,在首次接敵時的遲疑當中,間接害死了新上任的中尉排長......當然,這位年輕軍官在行軍時,直挺挺立於坦克外而非掩體中的行為,也確實過於魯莽,使自己輕易成為敵方少年兵的活靶。

「戰爸」費盡心思,想讓諾曼盡快成長為合格的軍人:強迫他開槍處決戰俘在佔領的城鎮中為他安排與德國女孩的「相處」。「恩威併施」的手段之下,加上諾曼一路上親眼目睹了戰場的殘酷,「機器」也逐漸地變得願意殺戮,或許,進而渴望殺戮、享受殺戮。

但是,到了最後生死交關的時候,我們發現這隻小白兔又被打回了原型。事實上,諾曼只是被塞了把殺人武器在手上,心性根本沒有成長到老兵們看淡生死的強韌。

在守護十字路口的最後一役中,「怒火號」的成員們迎來了各自的終局

「詐炮」被穿透炮塔的反坦克榴彈擊中,當場身亡;中彈的「戈多」,用肉身壓住一枚掉進車內的手榴彈,為了保全隊友而自我犧牲;「聖經」在探頭向「戰爸」遞送彈藥時,被德軍狙擊手擊中頭部,應聲倒下;身負重傷的「戰爸」堅守到最後,德軍士兵包圍並登上「怒火號」,向坦克內拋入兩枚柄式手榴彈,「戰爸」與坦克共同陣亡

那麼,「機器」呢?在最後的死戰中,他本能地顫慄恐懼。「戰爸」在臨死前,指示諾曼從坦克底部的逃生艙口逃脫;他在德軍接近時試圖躲藏,然後準備投降。幸運地,諾曼被跟他一樣年輕的德軍放過而倖存,隔天脫困的他,被前來支援的軍士們稱為「英雄」......看到這結局,真是感到格外的諷刺。

德國的沉淪迴圈

史達林格勒戰役失利後,德國納粹開始出現敗象,但不敢面對失敗的政權,只好繼續鼓動人民作戰,堅持戰鬥到底的結果,就是國家最徹底的敗亡。

走上歧途的納粹黨,綁架了整個國家的人民;而納粹所實行的國家政策,也是被「取悅人民」的民粹主義所綁架。

納粹得以掌權,是因為一戰後德國民生凋敝的後果。其對整體經濟和國家地位上的振興措施,讓希特勒的聲望不斷攀高;而為了持續兌現這些政策上的支票,用正常的手段已經無法滿足人民期待的增長時,納粹就用迫害猶太人發動侵略戰爭的方式來掠奪不法的財富,這些搶來的財富,持續用來賄賂人民,得到好處的人民就繼續盲目支持納粹。

因此,在開戰後,納粹仍堅持發放國內福利,甚至還持續舉辦了很多休閒娛樂活動;甚至到了史達林格勒戰役的慘敗,不得不開始全國總動員時,希特勒還要求「不得刪減民用消費品生產」--以至出現前線死傷慘重,國內歌舞昇平的怪現象。

為什麼納粹不敢接受失敗?為什麼納粹無法要求人民勒緊褲帶將全部資源投入戰場?

根本原因在於,一旦納粹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,他們藉以維持權力的政治支票便會失效。若無法持續對人民進行利益輸送,其執政的合法性與支持度便會崩潰。因此,納粹只能選擇一條路走到黑,德國的沉淪積重難返

一張解釋納粹德國「沉淪的迴圈」的資訊圖表。圖表以扁平圖與箭頭展示了一個惡性循環:納粹黨發動戰爭以掠奪財富,接著用財富賄賂人民,進而換取人民的支持來鞏固政權,並持續發動戰爭。

德國的軍事工業與人員素質確實非常強大,從劇中德軍一輛虎式坦克(Tiger I)勇猛到足以對抗四輛雪曼坦克,並差點全殲美軍小隊便可見一斑。真實歷史上甚至還有虎式坦克一天內擊毀 23 輛盟軍坦克的可怕紀錄!但是跟英美蘇同時開戰又無法投入所有的國家能量,後果就是被海量的盟軍給淹沒了。

鏡頭一轉,我們看到在戰爭末期,德國方面連少年和婦女都上了戰場,而不想上戰場的人就被黨衛軍(Waffen-SS)整肅,軍法處決,絞刑示眾。但與此同時,大群大群的平民仍然選擇徒步走向盟軍控制區投降。

在被盟軍「解放」的小鎮,居民拿出各種珍藏,想方設法地跟盟軍換取得以餬口的少量物資。在這種絕望的交易中,年輕女孩可能為了幾塊巧克力而出賣了自己的肉體;「戰爸」帶著菜鳥進到一對德國女性的家中,以一頓在當時堪稱豐盛的餐食,換取諾曼與年輕女孩艾瑪的獨處時光--這段描寫很悲哀,也很殘忍

短暫溫存後的諾曼跟艾瑪,似乎彼此之間還萌生一些純粹的感情;但片刻的柔情,卻瞬間被來襲的炮彈摧毀。瓦礫中的女孩,鋼鐵與火焰,失去生機的青春肉體--在戰爭面前--脆弱地不堪一擊

如果德國人民能知道最後會迎來這樣的悲劇,還會支持納粹發動戰爭嗎?

劇中的最後一個畫面,停在毀壞的坦克,以及周遭如草芥般倒下的大片屍體。戰爭真的很可怕,人命在日益精良的殺戮機器面前,根本不值一提,更別說是在兩顆原子彈底下瞬間蒸發掉的無數亡魂了。

軟弱的硬漢

「戰爸」是個經驗老道的車長,他曾保證要讓「怒火」小隊全員活著回家--這個承諾在片頭就打破了--他看似是個老兵痞,手下個個都滿身戾氣,但可以看出他們小隊之間有著家人般的深厚情誼。組員對車長無比尊敬,甚至在最後明知必死的情況下,依然決定與他並肩作戰

「戰爸」是個不折不扣的硬漢,在磨練菜鳥時甚至有些不擇手段。但在幾個獨處的場景中,鏡頭捕捉到他難以自抑的顫抖--他是恐懼難過,還是創傷?或者兼而有之

「戰爸」指揮著小隊,冷血地殲滅敵軍,為了保全自己和小隊的性命;而努力讓自己融入「車長」這個角色,才能讓他跳脫出軟弱情緒來專心殺戮。老布為什麼會在坦克觸雷無法移動,大批敵方軍隊逼近的必死之局中,決定與坦克共存亡,誓死完成守護十字路口的任務?

我想驅使他做出這一決定的,或許不是崇高的使命感,而是一種發現自己已無法離開坦克獨自存活的悲涼。因為他害怕在離開「車長」這個崗位後,無法用自己內心軟弱的一面,來面對這個殘酷的世界

當然網路上也很多人說老布就是腎上腺素分泌太多,失去理智才會想死守,這樣說也是很有道理啦~~

本片有熱血也有深度,非常對我的胃口,就像李奧納多.狄卡皮歐皮卡丘的《全面啟動》和湯姆.克魯斯的《明日邊界》一樣,老布在本片的表現,無疑是其影藝生涯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,值得推薦給喜愛電影的大家。

※ ※ ※      ※ ※ ※

《怒火特攻隊》影評花絮圖:左右並列對比兩張由不同AI模型生成的概念圖。左圖由GPT生成,右圖由GeminiPRO生成,兩者皆描繪一位穿著白袍的醫師與AI機器人共創夥伴,從背後觀看一個巨大的雪曼坦克全息藍圖,展現了文章封面圖的創作過程。

【2025 年十月.作者註】

本文的再創作,原本只是預期的流水線式 SEO 作業(村上桑在《舞.舞.舞》中的主角,是進行「文化上的剷雪」,而我進行的就是「Blogger 上的剷雪」),沒想到對面的 GeminiPRO 甫出手就是「全力模式」,結果就變成了一次全篇精修的旅程。

在此,補充一些在共創中,由 GeminiPRO 與我共同查找到的小細節。電影中「戰爸」小隊的坦克型號為 M4A3E8,其設定源於在拍攝中扮演「怒火號」的坦克,實際上是英國博文頓坦克博物館收藏的一輛 M4A2E8 雪曼坦克,算是衍生型號。劇組對其外觀進行改造,讓它更像當時美軍在歐洲戰場上使用的型號。

不只雪曼坦克都是真實的二戰古董,「怒火號」所對戰的德軍虎式坦克,也是從坦克博物館中借來、全球唯一還能開動的「虎131號進行實拍--以求最真實地還原二戰時坦克炮火對轟的戰場。

我認為老布在《怒火》中的演技表現,是他的一次極度高光時刻;而 GeminiPRO 則推薦我觀賞《從前,有個好萊塢》,已納入觀影清單:D

布萊德.彼特近年轉型為監製,其監製的《人生剩利組》雖是小品電影,而主角班.史提勒在劇中演出平凡又不平凡的中年危機,讓我也深有所感,同樣推薦給大家!

《怒火特攻隊》影評的舊版封面圖,以壓抑的風格呈現電影《怒火特攻隊》的五位主角,圍繞著他們的雪曼坦克擺出堅毅的姿態,圖片上疊加了電影的中文字樣與副標題。

PS. 當年製作的舊版封面,移至文末,作為紀念。
而如果您對這篇文章,最初由我獨力撰寫時的樣貌感到好奇,歡迎點擊閱讀 2018 年發布於 PTT《Movie》板的原始版本

※ ※ ※      ※ ※ ※

[延伸閱讀]
1﹒《銀翼殺手(1982)》--跨越半個世紀的奇幻臆想
2﹒《與神同行》--同行的不是神靈,而是負罪的內心
3﹒《可可夜總會》/《大佛普拉斯》:正義 終/不 得伸張

4.《銀翼殺手2049/克拉拉與太陽》--仿生人已經夢見電子羊了嗎?
5.麥酒、圖騰與誓言:一場關於《全面啟動》的爐邊對話


留言